我校与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联合设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菁英班

发布时间:2015-10-05发布人:化学工程学院浏览次数:1227

开班仪式现场  孙伟  摄影

    近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菁英班开班仪式在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会议室举行。教务处长冯其红主持开班仪式,副校长王瑞和、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简称青能所)所长刘会洲、化学工程学院院长杨朝合出席并讲话,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党委书记隋红建、生物基材料研究所所长咸漠、人力资源部副部长官杰、研究生党总支书记刘佳,化学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冯宝鹏、副院长刘欣梅、教授委员会主任刘晨光、化工专业教师代表、菁英班全体学生参加开班仪式。

    为了落实学校“三三三”本科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丰富本科生联合培养模式,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鲜明专业特色英才的新模式、新机制,我校20153月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签订协议,合作共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菁英班”,共同培养化工学科领域高水平研究型人才。设立“菁英班”将充分利用中国科学院在科研前沿的学科优势和科研条件,重点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科研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菁英班”培养模式将与本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形成互补和相互支撑,更有利于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

    杨朝合院长介绍了化学工程学院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基本情况,对菁英班的选拔过程、管理机制、培养方案进行了说明,对菁英班学生提出了关于理论课程学习和科研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

    王瑞和副校长对菁英班的设立表示祝贺,指出培养高素质人才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和核心使命,菁英班模式是落实“三三三”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举措,目的是培养研究型人才,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化、个性化和最大化发展。菁英班的设立,进一步丰富了我校与青能所合作的内容和深度,是对我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丰富和补充,希望通过菁英班培养模式的实施,进一步深化我校化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我校化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学校将积极做好各项支持和协调工作,确保菁英班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

    刘会洲所长介绍了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所发展历程、科研方向和菁英班设立的目的。青能所是由中国科学院、山东省政府、青岛市政府2006年共同发起建设,并于2009年通过验收的新型国立研究机构。计划用10年左右时间,将研究所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引领我国先进生物能源、先进生物基材料、先进能源应用技术的自主创新研发平台。近年来,青能所明确了生物、能源、过程三个核心研究领域,构建了生物能源研究所、能源应用技术研究所、生物基材料研究所三个二级单元科研体系和“六部两办”的管理支撑组织架构;确立了“生物天然气产业化技术”和“含能材料生物合成与示范”两个重大突破项目和 “生物能源过程的单细胞方法学平台”、“微藻规模培养及资源化利用”、“浮萍/巨藻能源植物”、“生物基富氧化学品”、“生物基动力电池隔膜”、“生物质气化合成液体燃料”等6个重点培育方向。刘所长强调,设立“菁英班”将发挥437ccm必赢国际在基础理论教学和优质生源方面的优势,充分利用中国科学院在科研前沿的学科优势和科研条件,探索校所联合、科教结合、协同创新,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鲜明专业特色英才的新模式、新机制,共同培养化工及其相关学科领域高水平研究型人才。

    菁英班2014级学生代表王庆臻发言,感谢学校和青能所对菁英班学生的精心培育,承诺将利用青能所提供的科研发展平台,积极参与青能所组织的各种科研活动,夯实基础,开拓创新,早日成为一名高水平研究型人才。

    菁英班学生就培养方案、学生管理、导师制、科研训练、科研方向等问题与与会领导和专家进行了热烈的交流

【作者:侯影飞   审核:】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