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人获评学校第十届研究生“学术十杰”

发布时间:2015-12-15发布人:化学工程学院浏览次数:847

江波

潘原

    1214日,437ccm必赢国际第十届研究生“学术十杰”评选活动正式落下帷幕,经院部推荐、答辩评审,我院江波、潘原最终获评研究生“学术十杰”荣誉称号,刘欢、李朋获“学术十杰”提名奖。

    本届研究生“学术十杰”是在综合考察入围的10位硕士研究生和17名博士研究生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基础上,经过答辩、提问、评审等环节,按照统一评分标准择优评选产生。27名候选人在读研期间发表学术论文296篇,其中SCI期刊论文132篇,在一区有8篇、二区有40篇、三区有29篇,数量与质量较往届有大幅提高;申请10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获国家级学术科技竞赛一等奖12项;积极参加学科前沿国际会议,全面展示了石大研究生学术风采。

    “学术十杰”是我校研究生在学术方面的最高荣誉称号。该评选活动自2006年开始,至今已成功举办10届,共有99名研究生获得“学术十杰”称号,充分展现了研究生的学术科研水平和良好精神风貌,对广大研究生起到良好示范和榜样作用。

    江波,男,2011级博士研究生,师从郑经堂教授,主要从事等离子体水处理技术、高级氧化技术以及重金属修复领域的研究工作。以第1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9篇,都为SCI top期刊;其中一篇论文入选“2014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力国际学术论文”;受英国都柏林理工大学P.J. Cullen教授邀请参与其主编书目《Nonthermal Plasma for Food Processing》其中第十章节“Nonthermal Plasma for Effluent and Waste Treatment”编写;申请发明专利(前三发明人)共13项,已授权9项;获得2013年“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2014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以及2015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获得2013年校优博培育计划资助;获得2012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2013年届“王涛英才奖学金”;获得2013年“延长石油奖学金”;获得2015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437ccm必赢国际第十届“学术十杰”称号。

    潘原,男,2013级博士研究生,师从柳云骐教授、刘晨光教授,现从事纳米结构过渡金属磷化物的可控合成与组装及其在能源转化方面的研究。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4篇,其中9SCI,包括SCI一区4篇,SCI二区2篇,SCI三区2篇,SCI四区1篇,影响因子累计40.7,截止目前被引用38次,单篇最高引用17次。另外还有2SCI一区、1SCI二区外审的文章。申请中国发明专利7项,已授权4项。曾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山东省优秀科技创新成果三等奖、海牛环境-优秀博士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干部、中国石油大学第十届“学术十杰”等多项荣誉称号。

【作者:刘笑 刘伟   审核:】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