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下午,学院召开会议部署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发展调研工作。院长杨朝合,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刘晨光,副院长赵朝成、黄方,教授委员会委员刘东、孙兰义、田原宇参加会议。
会议经过讨论,决定挑选3所国内高校和4所国外高校开展化工类学科发展调研,并对调研任务进行了分工。
3所国内高校分别为天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
4所国外高校分别为威斯康星大学(University of Wisconsin,美国)、德州农工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美国)、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加拿大)、曼彻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Manchester,英国)。
会议同时对我校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讨论。
我校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需要在保留和维系传统石油化工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注重在石油精细化学品、石油高附加值利用等方向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并积极向材料领域、生物领域、环境领域方向发展。
同时,在我国炼油行业总体产能过剩、产业机构大调整的特殊时期,我校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在下一步的发展和前进过程中,要注重提前进行技术储备、注重“区别化发展”, 注重把握未来的“热门” 研究领域。
会上大家还提到,目前国内的煤炭、矿业和电力等行业类高校中,化工类学科普遍较弱,我们可以在这些行业中发挥自身优势,在煤炭清洁利用、清洁能源开发等研究领域,紧扣国家“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纲要,成功“抢位、”“抢占”制高点。
为了迎接教育部新一轮学科评估,科学编制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中长期发展规划,在国内外高校、特别是同类高校中开展学科发展调研工作,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此项工作有助于我们明确优势、认识不足,清晰的把握我校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的发展现状和水平定位,从而确定科学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