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一项目与一名外国专家获得青岛市科学技术奖

发布时间:2016-06-07发布人:化学工程学院浏览次数:319

    67日,青岛市召开全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2015年度为全市科技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其中,由我院刘东、王宗贤、郭爱军、殷长龙、陈坤等完成的劣质重油供氢减粘-深度热解组合工艺获得科技进步一等奖,我校客座教授、我院特聘外国专家斯瑞海考马耐尼(Sridhar Komarneni)获得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郭爱军教授作为获奖代表参加大会并领奖。我校另有2个项目获得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1个项目获得技术发明三等奖。

    “劣质重油供氢减粘-深度热解组合工艺项目,在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的重点支持下,与山东江山联合化工集团公司紧密合作,历经7年的研发与攻关,成功实现了工业应用。本项目属于石油炼制技术领域工艺开发研究,旨在提高劣质重油资源深度加工能力。该组合工艺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劣质重油热加工过程中轻质油收率,经济效益显著,推广应用前景广阔。同时,本项目完成过程中还取得了其它一系列的自主创新成果。

    斯瑞海考马耐尼(Sridhar Komarneni),我校客座教授、我院特聘外国专家,教育部海外名师项目特聘专家,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帕克校区)材料研究所杰出教授,长期致力于研究纳米材料,粘土矿物基础及应用研究,现任Journal of Porous Materials期刊主编,Materials Research Innovations期刊联合主编,在Nature, Science,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 Chem. Mater., Chem. Commun.等国际著名刊物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Nature上发表论文5篇, Science上发表论文3篇,文章被引用11000余次,H-index高达52

    青岛市科学技术奖分设科学技术最高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和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每年评审一次,授予在科技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组织,重点奖励在海洋开发、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且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行业发展具有带动作用的创新成果。青岛市科学技术奖可择优推荐申报国家科学技术奖。

    2015年度,青岛市共授奖11名科技专家和148个项目。其中,科学技术最高奖2人,国际合作奖9人;青岛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青岛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空缺,二等奖7项,三等奖10项;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2项,二等奖42项,三等奖67项。

【作者:孙伟   审核:】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