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建党96周年,7月1日,化工学院生物中心党支部与研16-9班学生党支部的15名党员和1名入党积极分子共同参观学习了海阳地雷战纪念馆和地雷战景区,致敬先烈,重温革命经典。
海阳市位于胶东半岛南端,因地处黄海之阳而得名。抗战期间,海阳民兵在艰苦的条件下,自己碾炸药造石雷,创造了夹子雷、连环雷等10多种地雷和子母雷、头发雷等30多种埋雷方法,先后作战2000余次,毙伤俘敌1897多人,沉重的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
在地雷战纪念馆,纪念馆里陈列的枪支、地雷,烈士们留下来的军功章、奖状、手稿,以及当时战士埋地雷用的马灯,仿佛将我们带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看到了英勇的战士们不畏流血牺牲抢军粮、埋地雷奋勇杀敌的感人画面。讲解员栩栩如生的讲述使老师和同学们对抗日战争时期的地雷战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其中地雷战中涌现出的民兵英雄于化虎、赵守福和孙玉敏三人是海阳民兵的典型代表,多次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他们在艰苦条件下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布下了的各种地雷阵让敌人闻风丧胆,师生们都表示要向革命前辈学习,在科研工作中也要做到勇于创新。在地雷战景区朱吴镇,大型地雷战实景演出生动形象,集观赏性和教育性于一体,师生们仿佛亲临1962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地雷战的现场,令人激动不已。
参观海阳地雷战的“红色之旅”令师生党员深切体会到了战争年代共产党人无私奉献、不怕牺牲、勇往直前、为人民服务的伟大精神,同时也使大家的党性观念得到了一次升华。通过此次校外主题实践教育活动,每一位同志都深受鼓舞和感动,大家纷纷表示组织上入党一生只有一次,思想上入党要一生一世。我们要牢记入党时在党旗下的庄严宣誓,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来,努力践行“两学一做”,为我校争创“双一流”添砖加瓦。据悉,本次活动结束后两个支部还将专门召开组织生活会,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和体会,进一步提高主题实践教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