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至12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天津大学化工学院联合主办的“化工类专业工程教育国际研讨会”在天津大学召开。此次会议邀请了来自天津大学、清华大学、教育部高教司、中国化工学会、中石化、柏林工业大学、纽卡斯尔大学、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科克大学等国内外著名大学、企事业单位的专家作大会报告。我院三位教师参加了会议。
与会专家围绕化工专业的发展前景、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未来的发展方向等议题开展了深入讨论,提出了许多具有启发性和指导性的理念和方法。中国工程院金涌院士指出,传统化工的“三传一反”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正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特别是随着各学科之间的深度融合以及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与转化正成为未来化工领域需要着重解决的关键问题,对此,我国的化工教学也要适应时代发展,深化改革,将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理念逐步转变为以培养能力为主,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柏林工业大学的Martin Molzahn先生介绍了欧洲大学和企业构建化工联盟,校企结合推动化工专业发展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及经验,为我国强化校企深度融合提供了重要参考。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杨秋波处长介绍了国家在新工科建设方面的最新规划,指出未来要推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2.0版)等一系列新举措,继续在发展新工科化工类专业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化工类专业教学的快速发展。
本次会议传达出许多化工类专业教学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信息,开拓了化工类教学的新视野,对我们借鉴国内外先进教学经验,发展有中国石油大学特色的化工专业教育,建设一流化工学科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