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走访中国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发布时间:2020-12-27发布人:王迅浏览次数:3417

1225,学院院长杨朝合、党委书记李国一行7人走访中国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以下简称安工院),安工院院长杨哲、党委书记白永忠等出席座谈会,双方就产学研方面的深度融合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并就共同开展的科研课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会上,杨哲、白永忠对学院的到访表示欢迎,对学院一直以来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方面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详细介绍了安工院历史沿革、科研团队、创新平台、成果转化、战略布局、改革与发展等情况。杨朝合简要介绍了学院发展历史、师资和科研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情况,重点就学院化工安全学科的科研力量、创新成果,以及双方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资源共享方面的合作重点进行了介绍。同时,双方就安全学科国内外的发展和新技术,校企共同引进高端人才、共同开展重大科研项目研究、共同建设安全学科平台,校企人才协同培养、管理创新,安全学科十四五规划等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李国表示,期待以此次交流为新的起点,双方建立起有效机制,将定期交流、项目对接等落到实处,实现各个合作意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会后,大家参观了化工过程安全研究所和有关实验室,并同相关项目组进行了专项交流和对接。

学院副院长刘欣梅、刘义,院长助理陈小博,学院办公室及有关专家,安工院高级专家孙万付、科研管理部经理石宁、人力资源部经理王洪秋、化工过程安全研究所和微纳材料于微反应创新团队有关人员参加交流。

中国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以下简称安工院),前身为1979年成立的化工部职业安全卫生研究院,于19997月转制进入中国石化;化学品登记中心于1997年由原化学工业部和劳动部批准成立,2004年划归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现为应急管理部直属事业单位,与安工院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管理模式。

该院现有科研人员600余人,其中特聘院士2人,科技部部际联席会议特邀专家2人,国务院安委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和专业委员会委员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国家科技安全生产等部级以上专家29人;建有院士、博士后、研究生工作站;拥有国内危险化学品领域唯一一家从事安全研究的“化学品安全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等离子体技术”、“化学品和化学反应过程安全技术”、“雷电静电危害控制技术”三个中国石化重点实验室;“石油与化工监测检验中心”等多个省部级技术平台,化学品危险性评估等16个系统化实验平台,大型阻火器测试平台等近200套大型实验设施,形成了以“实验室+中试基地+野外试验场+企业共建实验室”为架构的系统布局,具备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研发平台。形成了以安全学科为基础,安全、环保、健康相融互促、三位一体的学科发展体系,打通从机理研究、关键技术开发到工程示范的全链条,具备从小试、中试到工业应用的系统性研究能力,逐步成为国家化学品安全技术引领和能源化工行业安全生产保障的重要技术力量,实现了在能源化工行业安全工程、危化品事故防控与应急、HSE一体化管理等领域的核心实力构建及关键技术跨越。先后承担国家科技计划课题2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86项;牵头或参与起草国家、行业和企业标准80余项;年均申报中国发明专利300余件。目前,安工院已成为CCPSNACE等化工过程安全、大型储罐火灾安全领域的国际行业组织的成员单位,中国化工学会化工安全专业委员会、中国公共安全学会救援处置专业委员会等机构的依托单位;与国内外37个化学品应急组织或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与德国TUV10余个国内外优势企业,以及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20余所大学和科研院所进行了合作,有效搭建了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网络;科研成果为2000余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得到了客户和业界的广泛认可。


【作者:淡天俊   审核:】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