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开展寒假线上家访,强化家校育人合力

发布时间:2021-03-04发布人:魏孟吉浏览次数:327

为深入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准确掌握寒假期间学生思想动态及生活学习情况,进一步强化思想引领和人文关怀,密切家校联系,增强育人合力,学院统筹制定规划,精准确定对象,全体辅导员和班主任在春节前后通过网络、电话等渠道对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父母在疫情防控一线工作、家庭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就业创业困难、存在心理问题等不同年级、不同发展需求的453名学生,进行了分类别、分批次的线上家访,形成了家校合力,解决了学生的困惑,进一步提升了工作的针对性。

2017级学生小刘考研后感觉不理想准备求职,但由于前期没有关注就业,在招聘形势和求职技能方面缺少准备,十分焦虑。辅导员窦雅琴在就业摸排中,了解到了小刘的情况,第一时间转发了学院前期整理的招聘信息,并结合小刘大学期间的综合表现和个人优势,为其进行了求职目标的分析,提供了简历修改和面试的建议。目前,春招已经开始,小刘正充满信心地积极求职,他表示:“感谢窦老师在我迷茫的时候为我指点迷津,现在我非常清楚自己的就业方向,也确立了最合适自己的就业目标。”2017级重点家访了学业、毕业困难和有升学、就业困惑的学生,辅导员通过与学生本人和家长的沟通,对学生的学业修读计划、求职目标设定提供建议,为求职学生修改简历和指导面试,班主任主要对考研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提供复试、调剂的专业建议。

2018级学生小山家住疫区吉林通化,班主任丁雪对其家访时,该生所住小区刚刚由高风险调到了低风险,社区管控严格,要求每家每两天外出1人,外出时间1小时,春节期间实施封楼管理。小山家长从事交通运输行业,他们表示,因为行业原因,对防控要求严格,全家都养成了很好的习惯,家庭防疫措施很到位。因为通化铁路停运,而且身处重点疫区,家长对学生能否按时返校,顺利上课存在疑虑。丁雪对学校的开学安排进行了介绍,希望家长和学生及时关注学校通知,同时解答了家长关心的学生考研和就业的问题,也对小山的学习和发展提出了建议。对于第一次线上家访,丁雪也体会颇深,她表示:“特殊时期,线上家访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它拉近了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家长与老师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帮助我们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和动态,共同解决学生存在的现实问题。”

2019级学生小冯一直有个“军营梦”,但他的家长对此并不支持,辅导员王兆兴在了解到小冯的苦恼后,与他的父母进行了深入交流。“大学生应征入伍既可以培养坚强意识和爱国精神,还能在军队锻炼中收获一段难忘的经历和深厚的友谊。”2019级辅导员王兆兴在电话中给小冯父亲算了“三笔账”:第一笔是政策账,应征入伍的学生除可以享受政府、军队提供的各种优抚政策,学校还给予特殊优待。这些政策都为学生入伍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第二笔是经济账,本科毕业生服役期间每月除了领取到津贴外,而且服役期间的衣、食、住、行等开支也全由国家负担;第三笔是前途账,从职业选择的角度看,在部队,为大学生“量体裁衣”分配连队、安排岗位是常态,大学生的优势和专长能得到很好发挥,而且大学生到了部队可以学习技术、选取士官、报考军校,条件符合的还可以直接提干。小冯的父亲在家访中表示:“从老师这里,我们知道了很多孩子的心声,我们愿意支持他!也感谢学院辅导员老师为孩子指路,通过您的讲解,我心里更加踏实了。”

2020级学生小郑在大一上学期的期末考试中有三门课程没有通过,她曾在与辅导员谈心谈话中透露自己从高中起便有轻度神经衰弱。辅导员栾琳在与学生进行了深入交流后,对其母亲进行了线上家访,并了解到小郑的甲状腺出现问题,心理医生也诊断他为轻度抑郁,小郑目前每天都在吃药,每周看一次心理医生。小郑妈妈谈到,孩子高考发挥失常,对学校和专业都不满意,想复读被父母阻拦后,对学习有些不上心。栾琳通报了小郑的学习和日常表现,并介绍了转专业、考研、出国等多种选择和政策要求,希望小郑先把身体养好,也表示将持续鼓励开导小郑,帮助他调整状态把所挂课程补全。小郑母亲感谢了辅导员的关注和关心,也表示将配合学院的各项工作,共同解决小郑目前存在的问题。

开展家访活动是学生思政工作的重要载体,是强化家校共育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辅导员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学院一直重视假期辅导员家访工作,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新路,加强家校育人合力,更好推动学生成长成才。今年,为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寒假家访全部转为线上,全体辅导员和班主任在前期调研基础上,总结经验、统筹安排、紧抓落实,确保各类学生全覆盖,家访工作有效果,通过同学生家长交流沟通,共同解决学生存在的现实问题,也将学校对学生的关心送到学生的家里、家长的心里,切实将学生工作与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助推学生的成长成才结合起来。


【作者:魏孟吉   审核:王迅】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