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委教育工委公布第二批山东党建工作示范高校、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名单,学院党委入选山东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
近年来,学院党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对标对表“六个过硬”,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检验党建看发展”,发挥学院党委在党建创优过程中的“调度室”、“常压塔”、“催化剂”、“加热炉”、“提升管”五重作用。
一是做好党建引领总控室,组织领导把方向。学院党委聚焦制度执行,把稳组织运行“总控室”,确保党组织领导和运行机制到位。坚持建章立制,学院党委与行政共同研究和决定本单位重要事项,共同落实各项工作,同步接受工作考核,协同推进事业发展。制定实施“四联系”“两指导”工作细则,加强基层党支部和班级建设,密切联系党外人士,入选首批“青岛市侨星苑”建设名单。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工作,签订廉政责任书,组织参加“党风廉政教育宣传月”活动,连续7年获评优秀组织单位。
二是做好安全稳定常压塔,政治把关管大局。聚焦阵地管理,筑牢政治把关“常压塔”,确保政治把关作用到位。强化意识形态把关,明确意识形态责任,每年两次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严格执行“一会一报”“一事一报”制度,在重大研讨会、学术论坛上把好政治观。成立网格化管理团队,加强网络阵地管理,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领导权。重视宣传阵地建设,线上线下联动,发掘先进做法和优秀榜样,学院连续获评“新闻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学院网站获评“十佳网站”。
三是做好师德师风催化剂,思政工作入人心。聚焦质量提升,活用思政工作“催化剂”,确保思想政治工作到位。强化理论学习,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改革实践、解决发展难题。讲好化院故事,设计“光辉的历程”文化墙,制作宣传片《化院之蕴》,开展“我在化院有个家”主题活动,获学校师德征文优秀组织奖、吸收社会力量办学特殊贡献奖。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成立“课程思政工作坊”,政企科教专家学者联授思政大课,1案例获全国高校本科化工类专业优秀课程思政案例特等奖。
四是做好师生共育加热炉,师生共育加热炉。聚焦品牌引领,扩容组织建设“加热炉”,确保基层组织制度执行到位。推广“三精三炼”支部工作法,按“双带头人”标准配齐配强支部书记,锤炼党员队伍;充分发挥教师党员的势能效用,强化典型引路,做好师生党建的结对共建。化工系党支部获评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入选省级样板党支部,刘芳入选校“双带头人”支部书记工作室。窦雅琴获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李杰入选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
五是做好科研创新提升管,推动改革促发展。聚焦源头创新,推动改革发展“提升管”,确保推动改革发展到位。坚持用一流党建为学科专业发展凝心聚力,为中心工作注入强劲动力。成立由17名院士和专家组成的战略发展咨询委员会,开设全国首个化工安全工程本科专业,2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2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获批服务山东重点建设专项,新增山东省高端化工与能源材料产业学院。
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院政治建设不断加强,理论武装持续深入,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压实,促进中心工作不断上水平。学院将以建设山东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为契机,聚焦创建工作的“五个方面”的要求,通过“两融合六突破”,打造具有学科专业特色的化院党建品牌,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引领学科建设和学院的高质量发展。
据悉,第二批全省新时代山东省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是省委教育工委,为牢固树立大抓党建的鲜明导向,提升山东省高校党的建设质量而实施的创优工程,面向全省高校,经过组织推荐、专家评审、集体研究,遴选产生了10个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50个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100个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培育建设周期为2年,自2022年8月至2024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