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 炼 千 人”——徐圩新区实践队参观徐圩新区石化产业基地

发布时间:2023-07-31发布人:王兆兴浏览次数:101



徐圩新区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的先导区,是国家规划布局的全国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是江苏沿海开发、“一带一路”支点建设产业合作的主要实施载体,承载着落实国家战略的重大责任使命。723728徐圩新区实践队走进连云港市徐圩新区石化基地,在这里了解新区建设进程、见证产业发展进程、感受石油石化精神。

后发先至,抓住机遇迎难而上

黄海之滨,惊涛拍岸中镌刻处一段奋斗者倾心砥砺的创业历程;百里盐田,浩瀚星空下闪耀起一颗石化产业快速崛起的璀璨明珠。作为连云港发展强劲力量的徐圩新区,秉承着高质量发展“后发先至”的理念,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

为了更好的了解徐圩新区的发展历史,小分队于724日下午到达了本次社会实践的第一站——徐圩区史馆。讲解员详尽地给小分队成员讲述了大批奋斗者十四年来赓续不辍、风雨兼程的事迹。随着一系列重大项目接连落地、梯次推进,徐圩新区从道路泥泞的盐滩嬗变为管网纵横的石化新城,从广袤沉寂的盐土发展为产业投资的热土,一跃成为江苏乃至全国沿海的强劲“增长极”。漫漫征途,唯有奋斗,他们艰苦奋斗、坚强不屈劳动精神和迎难而上、与难同行的奋斗精神挥毫书写一个崭新的历史。他们让中国的现代化在徐圩新区展现出生动的、可观可感的现代图景,穿越时光带给我们深深的震撼

争当表率,点燃产业发展火炬

小分队先后参观了国内单流程规模最大的1600万吨/年原油加工能力的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国内最大的卫星化学烯烃综合利用项目以及全球单套甲醛处理量最大的斯尔邦240万吨/年甲醛制烯烃装置。

为加速“后发先至”,以高层次项目引领高质量发展,徐圩新区始终在国家战略坐标系和全球产业大格局中谋划发展,至今已经形成多个全国乃至全球“之最”,并且在今年将进入全国化工园区前10强,此外,到“十四五”末期时,其综合实力将跻身全国园区前三位。

此外,实践队成员还了解到,在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的新征程中,徐圩新区积极构建海河、陆海和海铁联运等集疏运体系,打造“产业驱动型综合大港”,提高服务临港产业专业化、规模化水平。除港口外,工业废水综合治理中心、IGCC公用工程岛、国家增量配电网、江苏省首批地下综合管廊、应急事故池、工业应急备用水源、海堤达标工程……一个个处于国内一流水平的重大工程项目串珠成链,织出了日臻完善的高标准产业服务保障体系。从“瞄准一流”到“中国一流”,再到“世界一流”,坚定走“徐圩特色”发展道路,徐圩新区致力成为中国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示范标杆。

天道酬勤,石油子弟力耕不欺

盛虹石化的组织下,小分队于727日与投身工作的前辈们进行学习交流,队员纷纷向前辈请教徐圩新区的就业前景及需求、环保治理体系、安全治理模式等方面的问题。其中13届校友韩传磊与我们分享了他从一个单纯的本科生成长为一个独当一面的车间主任的经历,教导我们大学教会我们的最宝贵的不是知识,而是终身学习、迎难而上的能力与品质。在交流中我们认识到徐圩新区从一片盐田在短短十多年时间里蜕变为一座产业和生态相得益彰的国家生态工作示范园区,这样磅礴的发展爆发力,源于一代一代前辈们如竹子般耐得住寂寞、向下扎根的韧劲,不惧风雨、坚强不屈的拼劲和坚定方向。

正如古言:“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我们应该志存高远、牢记使命,牢牢把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时代主题,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终身课题,始终唱响“我为祖国献石油”这一主旋律,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做有志气的石油青年;我们应该强化责任担当,弘扬精神育风骨,知难奋进铸傲骨,经受磨炼壮筋骨,在火热生动的实践中锻造钢筋铁骨,做有骨气的石油青年;我们应该锤炼过硬本领,擦亮奋斗底色,厚培底蕴、坚守底线,确保在事业和人生道路上走得正、走得远,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做有底气的石油青年。



【作者:季瑶   审核:王兆兴】

Baidu
sogou